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通知公告 > 正文

山东大学第十四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候选人——郑敬斌

发布日期:2022-05-19    作者:     来源:    

 

 

 

 

 

 

 

 

 

 

 

 

郑敬斌,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山东省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博士后联谊会副会长秘书长,入选仲英学者、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山东省高端智库专家、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等人才称号。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各类课题20余项,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年度影响力人物、教育部教学能手、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标兵人物、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山东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等各类奖励20余项。

 

郑敬斌教授事迹介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途求知,最幸运的是学有良师,启行明智。三尺讲台系国运,长庚明灯铸民魂。他牢记崇高使命,坚守神圣职责,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是学生心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导师——郑敬斌。

君子如兰,香远益清,以施教垂范度澹荡韶光。对于郑敬斌而言,种下桃李,须做到润物无声;教书育人,要重视自身德行。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他始终把“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虚怀若谷,谦恭自守,不仅是学生科研上的领航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郑敬斌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不忘初心,上下求索,坚持用课堂教人、用学术培人、用情怀育人、用信念化人,努力担当起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时代使命。在不断完善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为山大马院和中国未来思政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作为全国首批样板支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他,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行政职务分散了教学科研时间,他就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备课和科研工作,在学院,他经常来得最早,离得最晚。此外,他积极发挥理论专长服务社会,年均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基层作宣讲辅导报告100余场,应邀参加《宣讲时间》《我们的新时代》等节目录制,进行理论解读。高山仰止,碧水不休。郑敬斌和学生之间,从来不局限于学术交流,还包括人生经验分享和心灵情感关怀,对学生来说,他亦师亦友,是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从初出茅庐的青年讲师到山大马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郑敬斌坚毅笃定地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道路上,用他的努力和付出赢得了各界的赞赏与认可,其个人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从容为笔,淡雅为色,如春风,似瑞雨,育人以师心,垂范以厚德。

深耕勤研,怀珠韫玉,以教学创新传育人之道。十年树木,十载诲诱。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郑敬斌极其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的激发与培育,致力于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不断探索“直入人心”的最优组合,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以“聆听者”“抛锚者”“教书匠”的身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提升。首先,引领学生树立科学报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科研理想。通过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名家谈”“学术精神与学术情怀”等专题教学,阐释名家、大家的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和学术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动机、科研立场、科研信仰。其次,勉励学生修炼甘于奉献、诚实守信、求善求美的科学道德。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养成严于律己的学术风尚;通过凝聚科研方向和选择应用领域,教育学生坚守有律有度的科技伦理;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传承集智攻关、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再次,引导学生养成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筹备并组织了“青年学术论坛”“青年学术午餐会”“全国政党理论与党的建设博士研究生论坛”,服务了人才培养,增进了学术交流;全面推进“学生进课题组”与“师门读书会”,2016年以来,“师门读书会”活动已坚持57期,累计形成读书会笔记近7万字,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同时,促使学生重视学术积累和知识沉淀。最后,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导发起设立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并多次为参与项目申报的学生作指导培训;打造“名刊名编面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术论坛”“‘理’论百年之青年说”等活动品牌;打造“仿吾讲堂”,扩宽全校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生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

十步芳草,枝繁叶茂,以温和从容育天下桃李。郑敬斌在担任导师期间,指导硕士生25名、博士生17名、博士后1人;担任仿吾英才班和本科学业导师期间,指导本科生18人。在郑敬斌科学系统、认真严谨的指导和要求下,“郑门大家庭”在学术研究、学生工作、社会贡献等方面均收获硕果。其中,指导毕业的第一名博士生毕业论文学院及学校外审5个全优,并作为优秀毕业生顺利留校任教;13名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毕业生、山东大学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1人撰写的论文入选“全国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21人论坛”;12人获全国科创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等荣誉;1位博士生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马工程骨干培训班指导教师,在山东大学2019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任务评选活动中荣获“2019年学院年度榜样人物”称号,荣获山东大学道德风尚模范奖;1位博士生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获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1名博士生担任山东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会长期间成功组织“全国部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宣讲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宣讲集体备课会”活动,组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所高校的青年宣讲团学习讲话精神,总结宣讲经验,多名学生成长为山东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部长、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等,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