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王韶兴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长文

发布日期:2019-06-28    作者:     来源: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韶兴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研究领域又取得新的突破,由其撰写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一文(23000字)在《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发表。

文章认为:现代化催生政党政治,政党政治主导现代化。政党政治与现代化的共生与互动,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演进的大逻辑。中国现代化的客观性内蕴政党政治的历史必然性,其民族性与时代性则赋予中国政党政治成长的社会主义规定性及其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百年以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牵引下,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国家建构的宏阔实践中,以鲜明的“根本性的价值定位”、“前提性的理论引导”、“主导性的制度支撑”、“目的性的价值牵引”以及“关键性的政治保障”,将自身价值与中国现代化融为一体并发挥统领性的主导作用,以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最独特的实践特征和最显著的文明贡献,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赢得了中国社会奋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性巨变,进而深度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时代性变迁。这既是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与中国现代化互动的经验集成与理论创造的核心标识,也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世界强大政党、从而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和价值引导。

文章指出: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性转型,内蕴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百年以来,中国现代化走过了不同历史场景,经历了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为救亡与革命历史洪流中的多元政治主体竞相发展、如何把握住现代化发展“中国之命运”,提供了历史检验的实践空间。无疑,这在本质上更是历史与人民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引导机制的重大选择过程。把握命运的必然性才是自由的,才能按照客观规律展开历史性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与中国之命运相一致并能顺向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从历史规律意义上真实且自由地引导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呈现出相应的价值指向和实践内容,从而构成了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内在发展逻辑。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为人类文明发展所提供的中国经验,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科学价值。

文章论道:现代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整体态势,并具有不同的价值指向和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以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人类文明秩序存续和文明成果叠加支持的“世界历史”演进为内在机理,以正确总结和凝聚人类共同价值的现代化实践进步为基本特征。政党政治主导现代化的价值通则,决定了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驱动系统;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成长水平有赖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质量,更离不开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价值引领与政治保障。

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政党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载体与实践形态,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唤起并为之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驱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经由“量”的扩张与“质”的跃升,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历史性推进,以生产力革命和交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普遍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由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基础上的文明进步与“世界历史”互动规律所支配,由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所表征的现代化精髓所定义。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社会本质及其价值彰显,外在规定性是人类政治文明多样并存及其优胜劣汰。

王韶兴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社会主义政党政治问题研究。从政党政治的“宏观”研究到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中观”研究,再到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微观”研究的“三部曲”学术进路,是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实践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是王韶兴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发表的第5篇研究成果。文章提出的标识性概念、形成的学术见解和理论观点,进一步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有利于从更宽泛的学术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论层次认识中国共产党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