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科技与人文面对面专家论坛第54期之“《资本论》在今天”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7-10-15    作者:     来源:    

为了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发行150周年,由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技与人文面对面工作室共同举办的学术论坛“《资本论》在今天”于9月27日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402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商逾教授、经济学院侯风云教授以及我院副院长徐艳玲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来自各个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科技与人文面对面工作室主任孙庆霞主持。

学术讲座开始后,侯风云教授首先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人经历,阐述了《资本论》的创作背景。她指出,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源于当时面对的社会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紧接着,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经济学和哲学紧密结合,深刻阐释了资本论的严密结构和逻辑体系,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生动地论述了《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商逾教授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性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之间不是工具与对象之间的外在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内在关系。其次,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讲述了《资本论》里蕴含的哲学价值观,并指出当今世界仍然处于物对人的统治之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境界依然无法超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徐艳玲教授则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出发,强调了《资本论》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她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推演与现实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的,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位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资本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全面多维度的视角重现了资本论的严密体系和重大现实意义。

在自由提问环节,三位教授又围绕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境遇等问题做了精彩的讨论和讲解。徐艳玲教授最后总结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独立的社会形态。我们也将通过全球化的平台,借鉴西方优秀制度,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继续坚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本次学术论坛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学术氛围自由活跃,现场听众热烈参与。座谈会为同学们提供了从不同视角理解《资本论》的机会,加深了对《资本论》的理解。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发行15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讲座,重温经典,对于我校师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技与人文面对面系列活动至今已举办了54期。该系列活动主要有专家论坛,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形式,旨在整合全校专家资源,促进研究生科技与人文思维方式的融合,不断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科技与人文面对面系列活动于2014年1月开始创办,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期间连续开展了多次各类学术活动。在学校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的指导下,科技与人文面对面工作室一直在探索思政课的延伸途径与思维方式的融合方式,寻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学校师生和社会人士的积极肯定与支持。

(文/邹晓宇 图/赵青青 责编/方雷)